■張妙清於近年注重從性別角度審視大學製度,為教職員掃除生活和發展障礙。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中大女副校張妙清投身性別研究逾四十載 積極審視大學製度

本身成長於女性教育程度普遍較低的年代,她卻一路攻讀至博士;因在醫院做臨床心理學家時見到太多因受到性侵犯而引發精神病的女病人,讓她決心投身性別研究。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文大學副校長(研究)、卓敏心理學講座教授張妙清已在香港推動保護婦女運動,令政府修訂相關法例;近年她更積極從性別角度審視大學製度,為教職員掃除生活和發展障礙。 ■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

張妙清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透露,自己從小熱愛讀書和求知,又慶幸成長於一個尊重女性自我發展的家庭。1970年,她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文學士,1975年取得明尼蘇達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女生本科生才佔三分一左右,很多女生中學時已經要去工廠做工,支持家中的男丁讀大學。」

女生表現突出 社會仍存偏見

隨?社會經濟發展、社會不斷呼籲、家庭子女數目普遍減少等原因,女生投入社會工作的時間逐漸推後,升讀大學的比例亦逐漸增加,「有趣的是,當年女生本科生還是三分一的時候,沒有人去關注這個問題;現在女生比男生略多,卻有不少人說『有問題』。問題在哪裏?我不明白。」張妙清認為,這反映出社會部分人對女生表現突出還有一些隱性偏見。

張妙清博士畢業後返港開始關注性別議題,「在醫院的兩年臨床心理學家的經歷和在中大的工作,我都看到女性遇到很多障礙,甚至存在很多歧視。」因此,她於上世紀80年代推動保護婦女運動,1985年提出成立香港首個以性別及婦女問題為研究目標的研究組織「性別研究計劃」,又於1996年至1999年間,出任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首任主席(見另稿),亦在中大極力推動兩性平等。

根據中大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大擔任教授及以上職務的女性僅佔18%,副教授佔31%,助理教授佔33%,均不及一半。

張妙清認為,「男女家庭分工直到現在都很傳統,且無論中外,即便是女性領袖都仍然認為家庭是第一位,會投入相應的時間照顧家庭。」這或許會成為影響女性事業發展的因素之一。

一天兩小休 舒適泵母乳

2013年出任中大副校長的她希望從政策入手,為女性鬆綁,「中大的侍產假為5天,比現有法例規定的3天多了兩天;又為女教職員提供哺乳室,並提醒部門負責人允許哺乳期教職員一天可有兩個小休,令其名正言順地在舒適衛生的環境泵母乳;中大亦為休產假的女教員,提供可選擇推後一年提交審核的彈性處理機製;並建立支援網絡,請資深教授為新的女同事做顧問,教她們於男性主導的科目中戰勝壓力。」

她認為,若想發展成一名女性領袖,則還需有一個必要因素,「配偶需要十分支持,這會令女性減少很多後顧之憂,伴侶還要有平等的觀念,欣賞太太工作成功,而非存在競爭心。」

本文來源: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2/13/ED1802130001.htm

Alice
92
日曆
<< March 2020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