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些「袖珍高校」為何躋身「雙一流」?

  大學之「大」,大在什麼地方?高校之「高」,高在什麼地方?在上海,一批規模不算大、專業不算多的高校,用躋身「雙一流」的成績,給出了一條內涵式發展的答案。

  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對特色辦學情有獨鍾。「高校不應千篇一律地建成綜合性大學,有的就應該緊抓特色,以特色提升核心競爭力,重視內涵而非規模。」

  根據不久前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上海中醫藥大學全部的3個一級學科即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取得最高的「A+」成績。

  多年來,上海中醫藥大學的在校學生數控製在7000人左右,本、專科專業僅13個。就是這樣一所「袖珍學校」,2017年進入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近年來,上海中醫藥大學的熊膽生物轉化技術等科研成果已經或即將出籠;SCI論文數量連續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標數連續6年保持行業第一;一批海外中醫中心相繼設立……

  「上海為高校學科建設創造的良好政策環境是學校煥發活力一大關鍵因素。」徐建光說,2017年上海中醫藥大學獲地方財政投入1.8億元,「這個數字還是增量,在以前不可想像。」

  有類似感受的還有上海體育學院院長陳佩傑。他說,上海正探索實行高校分類管理,高校不論規模,隻要把特色做強,財政投入就有望成倍增加。

  上海體育學院也入選了「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體育學獲得「A+」成績。

  學科的特色優勢反哺於人才培養的改革探索。2010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國家體育總局簽署協議,共同創建我國第一個以運動單項命名的普通高等學院——中國乒乓球學院。成立以來,學院致力於培養「學生運動員」,從小學至大學,運動員苗子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至今已有一批學生獲得全國少年錦標賽、全國青少年挑戰賽等專業賽事桂冠,旨在打破以往競技訓練與文化學習「兩張皮」的現象。

  近20年來,上海體育學院始終保持在校人數5000人的規模,6個學科門類也圍繞體育特色,學校至今仍以「學院」冠名。

  「高校建設要樹立正確的發展速度觀,服務國家戰略則必須要抓好戰略機遇期,但在立德樹人、學科建設上必須要有定力,立足特色、打牢基礎,走內涵、特色、質量的發展之路。」上海體育學院黨委書記戴健說。

  2016年,上海市出台《上海市深化高校改革建設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方案》,圍繞人事薪酬、財務資產、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基本建設等5個方麵,形成14條放權政策,以「打包」形式,整體支持納入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範圍的高校,支持全市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並按照「一校一策」方式,給予較大力度的投入和支持。

  此外,上海還製訂了《上海高校分類管理指導意見》,按照人才培養主體功能和承擔科學研究類型等差異性,將上海高校劃分為「學術研究、應用研究、應用技術和應用技能」四種類型;按照主幹學科門類(本科與研究生)或主幹專業大類(專科)建設情況,將上海高校劃分為「綜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個類別。

  正在召開的上海市兩會上,上海市政協委員、東華大學圖書館館長方建安提交了一份關於提升高等教育內涵與質量的提案。他認為,當下一些高校還存在盲目追求辦學規模、提升辦學層次、追求綜合而拓展學科專業等現象,根本舉措就是政府實行分類指導、分類管理,從而實現整個高等教育的結構優化。

本文來源:http://www.edu.cn/edu/yiwujiaoyu/201801/t20180125_1582436.shtml

Grace
108
日曆
<< March 2020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