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百所高校助推百縣脫貧攻堅

  這是一次嚐試,更是一次創新:陝西省內百所高校,前所未有地站在了扶貧攻堅的最前沿——以各所高校的特長和優勢,“一對一”結對幫扶省內有脫貧攻堅任務的近百個縣(區、市)脫貧攻堅。

  地處西北的陝西省,有脫貧攻堅任務的縣(區、市)96個。其中深度貧困縣11個、國貧縣56個。與此同時,陝西卻有著令人稱羨的科教資源,省內高等院校多達百餘所,重點高校雲集,科教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將高校和貧困縣‘對接’,充分發揮高校的科研技術人才優勢,通過結對幫扶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是陝西省正在推進的一項創新性工程。” 陝西省委高等教育工作委員會書記董小龍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今年6月,在此前統籌安排全省72所高校結對幫扶省內56個貧困縣的基礎上,陝西及時擴大範圍,調整為103所高校“一對一”結對幫扶省內有脫貧攻堅任務的96個縣(區、市),實現了全省高校幫扶有脫貧任務縣的“全覆蓋”,百所高校幫扶近百個貧困縣脫貧攻堅的“雙百工程”名號正式叫響。

  高校“智囊團”教育幫扶“全覆蓋”

  曹謝虎是國家級貧困縣白水縣的一名普通果農。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駐站專家的長期培訓和指導下,曹謝虎如今已是遠近聞名的“蘋果狀元”,不但創立了自己的蘋果品牌、年收入超過百萬元,還帶動身邊的群眾一起脫貧。

  西農科大在白水縣實施的“蘋果產業科技示範與科技入戶工程”中,20多位果樹、植保、土肥等學科的專家隨叫隨到,入戶服務。針對果農遇到的實際問題,以示範園建設為突破口,“手把手”示範和推廣間伐、改形、病蟲防治等8項關鍵技術措施。2016年,白水縣蘋果產值一舉突破32億元,較2005年的5.25億元增長了5倍多。

  在另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千陽縣,西農科大蘋果專家李丙智帶領專家組常駐該縣。1年中,他們在千陽的駐點時間超過280天。配合當地蘋果產業轉型升級模式的探索,專家組牽線引進、指導多家農業公司在千陽發展新型嫁接的自根砧蘋果3.2萬畝,建立苗圃0.46萬畝,麵積占到全國60%以上,成為全國現代果業的發展樣板。這被譽為“千陽模式”,在省內適宜區進行推廣。

  除了像李丙智這樣的駐縣專家,西農科大還有300多名專兼職科技推廣人員長年工作在農業生產一線,人均駐點工作時間120天以上,最多的達到320天。他們帶著課題、項目,在駐點展開科學研究的同時,進行試驗示範、技術培訓,現場解決農戶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正是這樣的扶貧模式,使高校從促進縣域經濟、社會全麵科學發展的高度,及脫貧攻堅的現實需求出發,充分發揮出了‘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 陝西省委高教工委副書記李智軍表示。

  “8項支撐”精準鎖定幫扶領域

  “百校百麵,每一所高校專業領域不同、優勢資源各異。”在“雙百工程”推進過程中,陝西省委高教工委發現:隻有突出特色化、個性化,才能推動高校幫扶工作長效化、深入化,從而助力脫貧攻堅精準化、實質化。

  從智力、教育、人才、信息,到技術、文化、民生、誌願,在實際的幫扶工作中,全省高校為受助貧困地區量身定製,逐步確立了8個方麵的全方位支撐。

  位於關中平原東北部的蒲城縣,是陝西產糧第一大縣,但農業現代化程度卻不高。以信息與電子學科聞名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成為該縣的對口幫扶高校。

  很快,該校劉誌鏡教授科研團隊與蒲城縣政府部門合作,開發出了基於“互聯網+”的科技惠農平台——“農掌門”農業專家在線係統。

  “農掌門”依托楊淩國家農業大數據中心,運用雲計算和處理技術,聘請10位國家級、省級農業專家在線服務,有效解決了農業科技信息服務與推廣“最後一公裏”的問題。目前,“農掌門”已有超過1萬個注冊用戶,在線諮詢、指導輔導超過12萬人次,成為農民口中“最接地氣”的涉農服務軟件平台。

  在宜君縣,西安郵電大學展開了電商扶貧行動。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張鴻組織專家團隊,協助宜君縣製定了符合當地縣情的電商規劃。目前,宜君縣已建成1個縣級運營中心,10個鎮級服務所,126個村級服務站,開通微店130餘家,網上交易額突破100萬元,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係建設成效日漸顯現。

  在洛南縣,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幫助完善了發展規劃和縣城城市設計,在重點鄉鎮和行政村開展特色小鎮試點和美麗鄉村建設;在長武縣,西安科技大學利用“煤礦防治水”技術,破解了這裏煤礦生產中的透水難題,並利用先進景觀設計理念,高標準規劃了該縣青龍山旅遊項目,對農產品包裝進行了優化提升;在鎮安縣,西安醫學院以“村醫培訓工程”為載體,計劃將鄉村醫生輪訓一遍,助力“健康鎮安”建設……截至目前,全省103所高校已指導編製縣鎮村各類經濟社會發展規劃44個、開展各類幫扶項目767項。

  打通產學研用“最後一公裏”

  1個月前,陝西中醫藥大學產學研示範基地在旬邑縣揭牌成立。依托示範基地和陝西省中藥產業化協同創新中心旬邑分中心,該校通過產學研對接,幫助旬邑縣建成了100畝連翹種苗基地,以及沙棘、黃芩、板藍根、倒卵葉五加、酸棗等中藥種植基地。

  今年,旬邑縣長舌頭村村民呂進鋒家種植的連翹以5125.9元的價格,被陝西中醫藥大學製藥廠收購。他高興地告訴記者:“前幾年,我們主要種植苞穀,一遇幹旱產量就會減少。後來改種連翹,學校的製藥廠負責收購,收益大大改觀。”

  目前,陝西中醫藥大學製藥廠旬邑扶貧產業示範園也正在建設。這項計劃總投資3億元的項目,將中藥產業和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完全融合,將與貧困戶建立長效的利益聯結機製,預計帶動5800餘農戶從事藥材種植,其中貧困戶3500餘戶,幫助他們在中藥材種植、加工、流通等方麵獲得持久收入。

  “特色產業扶貧”也是陝西師範大學助力扶貧的關注點。該校西北瀕危藥材資源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以科技為先導,因地製宜,已指導陝南3市、陝甘寧革命老區,以及國內30餘家企業開展中藥材規範化生產和野生資源撫育。此外,陝西師範大學還研究製定規範化種植技術30餘項,推廣規範化種植麵積27.89萬畝,培育野生藥材50.85萬畝,年新增經濟效益22.7億元。

  在富平縣,西安工業大學依托陝西省輕合金工程研究中心,實施了“汽車輕量化產業孵化基地”項目,積極打造汽車板塊支柱產業。預計建成後,產值可達30多億元。

  9月以來,陝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發揮科教優勢,聯合唐宋耀州窯有限公司,研發19套日用瓷模具,每套模具生產10套產品,目前已接到30萬左右的訂單,市場認可度較高。

  據了解,今年,一批由各高校支持建設結對幫扶產學研一體化示範基地和實體項目還將陸續啟動。

  以教育培訓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在脫貧攻堅幫扶中,通過“扶智、扶誌”培育內生動力,也成為陝西高校幫助貧困區縣“樹立脫貧誌向,增強脫貧能力”的重要思路。

  今年6月23日,西北大學平利社區學院在平利縣掛牌成立。“這個以高校聯袂地方黨委政府成立的社區學院,開創了全國高校‘走出圍牆辦社會大學’的先例,也彌補了縣域經濟人才短板,為推進高校教育資源的全民共享提供了借鑒。” 董小龍評價。

  在這個社區學院,西北大學先後組織了9期專題培訓,培訓麵向社區工廠員工,內容涉及電子商務、市場營銷、茶園栽培、茶葉加工等專題。接受培訓的600餘名學員中,貧困家庭人員就有500多人。

  類似的教育幫扶已在陝西省內遍地開花。

  根據南鄭區實際需要,今年以來,陝西理工大學投入資金開展“鄉村教師培訓”“培訓致富帶頭人”“一園、三季、多茶”茶產業發展等特色產業專題培訓,以及竹編、中蜂養殖、養豬、養雞、蔬菜種植技術培訓等特色產業精準培訓。

  楊淩職業技術學院開辦了我國首個農民學曆教育班,兩年時間,招收百餘名職業農民、村幹部進入專科階段學習。不僅如此,該校還先後在10個縣(區)建立職業農民培育學院,累計培訓1.9萬人次,使省內農民在家門口就到輕鬆學到並應用先進的農業技術。

  “這樣職業農民培育方式,真正使‘培訓’轉變為‘培養’。” 李智軍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通過這種“培養”,職業農民對農業科技的需求由“單一實用技術”轉向“基礎理論和技術知識係統”的學習,其自身定位也由農業現代化的“參與者”逐步向“主導者”轉變。

  通過“雙百工程”,來自高校的科研、人才、文化等資源優勢,日益轉化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高校的智慧和力量,將為全省脫貧攻堅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作用重要且長遠。”陝西省委高教委副巡視員高巍說。

本文來源:http://www.edu.cn/edu/gao_deng/gao_jiao_news/201712/t20171215_1573471.shtml

SHARON
118
日曆
<< March 2020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