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未帶來和平 百萬人流離失所 (圖)

獨立未帶來和平百萬人流離失所(圖)■不少國民因內戰成為難民。 資料圖片

全球化

南蘇丹過往曾是蘇丹國土的一部分,但部族、宗教及資源分佈不均,令兩地衝突不斷,更經歷了兩次內戰,最終南蘇丹在2011年舉行公投,以380萬對4萬大比數贊成獨立,自此南蘇丹成為現時世界最年輕的國家。然而,獨立並未為南蘇丹帶來和平,對外方麵與蘇丹的石油爭議剛剛解決,但國內的經濟卻因依賴石油變得十分脆弱。2013年個別派係更發動了政變企圖推翻政府,其後內戰一直持續至今,造成了超過140萬當地人流離失所,500萬人麵臨饑荒,人道危機急若燃眉。 ■李啟豪老師(青鬆侯寶垣中學)

【背景】南蘇丹內鬥 國民淪難民

南蘇丹在上世紀中葉一直是滿佈紛爭的地區。英國自19世紀開始,分別在蘇丹及南蘇丹建立殖民地,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把南蘇丹地區與蘇丹地區合併,由於兩地的種族、宗教、文化等有所差異,例如南蘇丹人口多為黑色人種,主要信奉基督教,而蘇丹人口多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強行合併的決定令兩地衝突不斷。

自蘇丹獨立於英國後,南北蘇丹在不同時期進行了兩次內戰,其中一次爭議在於南蘇丹地區發現擁有較豐富的石油資源後,蘇丹政府積極引入中國等外來投資者開採,但南蘇丹人民卻未有明顯收益,內戰最終在國際斡旋下達成共識,南蘇丹進行公投並成功獨立。

獨立以後的南蘇丹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麵不但未有改善,反而內鬥不斷,不同的民族及派係鬥爭不但造成貪汙舞弊等問題,2013年的政變引發起的內戰更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大量民眾成為難民逃離家園,土地荒廢及生產停頓,難民因逃離戰火失去原來居民環境、工作及人際網絡,生產減少令糧食供應變得緊張,當地物價及糧食價格亦急速上升,不少難民失去了收入,隻能依賴非政府組織的接濟。

部分地區陷饑荒

聯合國於2月20日正式宣佈南蘇丹部分地區進入「饑荒狀態」。樂施會指出,當地已有超過10萬人陷入饑荒,國家四成人口,即近500萬人,亦急需糧食及各方麵的援助,當中尤以婦女及兒童最受影響。內戰破壞了整個經濟體係,直接造成了這次「人為的人道危機」。

中企「走出去」 軟實力助發展

中國近年在南蘇丹展現了其經濟實力及聯繫。中石油過往與蘇丹合作投資石油項目,分別於1995年、1997年、2000年、2005年和2007年獲得了不同地區的石油勘探開發權,為當地提供了發展所需的資金及技術。

雖然南蘇丹近80%石油出口至中國,但僅佔中國石油消耗總量的2%,不過對滿足中國能源需求仍有一定作用。然而,隨?內戰爆發,中國企業多次需要撤離,影響了石油的產量及規模。南蘇丹極力吸引外資雖然有利中國企業「走出去」,但南蘇丹的政局同時為中國企業增加了風險。中國的資金及技術流入無疑有助南蘇丹發展,提供了基礎建設及就業機會。

在外交上,中國亦發揮其軟實力,對南蘇丹提供了發展援助計劃,向當地提供經濟支援,亦積極呼籲各方進行和談,展現對他國內政的不幹預。除此之外,中國更派出維和部隊協助維持當地治安,更曾於晚間展開救援行動,在戰鬥地區將聯合國民事人員救出來。

由此可見,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隨?企業的「走出去」及對外的外交友善政策有所提升,並形成互利營商及外交關係。

【危機出現原因】部族不團結 國家極脆弱

1. 國內政治不穩

南蘇丹自獨立後國內不同民族未能團結。在政治舞台上,總統及副總統各自有支持的陣營,2013年副總統發動的政變令政局更為混亂。

在一個脆弱國家指數調查中,分別在中央管治能力、能否有效及實際控製其大部分領土、公共服務的提供程度、國家腐敗和犯罪的廣泛性、難民和非自願流動人口、經濟衰退速度等各項目作出評分,南蘇丹在2016年位列第二(第一為索馬裏,蘇丹共和國則排第四),可見政府未能有效管理,內戰、貪汙腐敗、部落割據的情況仍然充斥,而政府更未有積極處理國內饑荒問題,最終未能阻止人道危機的出現。

2. 國內經濟發展落後

南蘇丹獨立前後經歷多年及持續內戰,國內經濟發展落後。不少國民未有接受教育,文盲率高達80%,而且當地經濟薄弱,當地人民隻能從事第一級產業,全國國民生計主要集中在農牧生產。國家則依賴出口石油賺取外匯,石油收入佔南蘇丹國內生產總值近60%。

由於近年石油價格下降,加上內戰令石油大幅減產,對國家收入造成極大影響。當地旅遊及服務業亦因內戰而未能發展起來,難以透過貿易及服務業賺取外來資金,國內人均生產總值在2016年隻有不足250美元,在國際排名甚低。政府長期依賴單一收入來源,加上內戰破壞了經濟係統,除了令人民失去牧畜、農地、家園及工作,通貨膨脹問題極為嚴重,加上國際糧食價格上升令政府及市民亦難以負擔,造成是次的人道危機。

3. 國際間衝突不斷加劇

近年世界各地衝突持續,製造了大量難民及人為的人道災難,加上氣候變化等天災問題,令全球糧食問題難以消解,而且各援助項目變得具競爭性,需要從有限的資源中互相爭奪。

美國饑荒預警係統網絡曾發表報告,指出去年全球有多達45個國家因衝突、旱災與經濟不穩等問題,導致國內出現糧食危機,嚴重程度與涵蓋地區前所未見,亞非地區總計多達2,000萬人受影響,例如大量資源被應用於敘利亞內戰、索馬裏人道危機等。

儘管全球各地募款金額創歷年新高,但糧食價格、救援需求等上升仍令資源顯得僧多粥少,令人道危機互為影響,令危機惡化。

【香港市民可以做什麼?】行善途徑多 人不到禮到

去年的全球行善捐助指數排名中,香港排名有下滑情況,由第二十位下跌至第二十五位,可見香港人確實有空間做更多善行。行善的途徑很多,除了做義工服務外,亦可進行捐款。南蘇丹雖然位處非洲,與香港相去甚遠,但香港人亦可為南蘇丹人民出一分力。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委員會指出,南蘇丹是全球最危險的國家之一,因此展開支援工作麵臨重大挑戰。自2013年衝突爆發,已有95名救援人員遇難,包括今年遇難的25人。因此市民不應前往當地協助救援,而可選擇捐款支持,以間接的方式進行支援,令當地市民可以得到糧食、藥品以至日常生活的用品,從而改善生活。

【小知識】

1. 饑荒定義

根據聯合國定義,宣佈地區進入饑荒需要符合以下需求,分別是最少20%家庭麵對難以克服的糧食短缺;每日每萬人的餓死比率超過2人;因嚴重營養不良陷於死亡邊緣者超過30%人口。

2.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糧農組織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其開設目的是帶領開展戰勝飢餓,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的國際協作,例如協助提高成員國的農業生產率。組織現時擁有超過194個成員國,並在全球130多個國家開展工作。

【想一想】

1. 根據資料,試指出南蘇丹陷入人道危機的原因。

2. 有人認為隻有國際社會介入,才可以解決南蘇丹的內戰,你認同嗎?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看法。

3. 港人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南蘇丹的難民?有評論指港人行善沒有以往積極,你同意嗎?

【答題指引】

1. 本題同學可指出南蘇丹自獨立以來,由於局勢不穩,內部外部衝突不斷,導致經濟發展落後,而政府亦未能有效管理,內戰、貪汙腐敗、部落割據的情況仍然充斥,更未有積極處理國內饑荒問題,最終導致人道危機的出現。

2. 本題同學需要思考南蘇丹內戰和國際社會之間的關係。同學需要明白,南蘇丹國內派係林立,不同種族之間的衝突,導致南蘇丹出現內戰,而各派背後亦有外國的支持和介入,導致問題更加複雜。如果需要解決南蘇丹的內戰,除了其國內各派需要放下成見外,亦必須與各國達成共識,方有機會解決內戰。

3. 本題同學需先回答港人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難民,除了到當地當義工外,港人亦可以透過捐款給國際慈善機構,從而幫助難民。至於港人行善沒有以往積極,同學可以參考文中所列舉的數據,指出在去年的全球行善捐助指數排名中,香港的排名由第二十位跌至第二十五位,因此有這個結論。不過,同學可以自行考慮捐助減少是否代表港人不愛行善,因為行善捐助會受不少因素影響,例如慈善機構的醜聞、當年有沒有嚴重災害事故等,都會影響捐助意慾。

【延伸閱讀】

1. 《南蘇丹550萬人將陷饑荒》,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2/21/GJ1702210031.htm

2. 《赤腳行籌百萬助南蘇丹童》,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2/05/HS1702050018.htm

3. 南蘇丹糧食危機,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https://www.unicef.org.hk/emergency-news-item/south-sudan-nutrition-crisis-zh-hant/

本文來源: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4/10/ED1804100012.htm

Carol
92
日曆
<< March 2020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Facebook